建筑业去产能压力犹存装配式建筑逆势飘红
发布时间:2017-05-23 00:05:00


        央广网苏州5月23日消息(苏州台陈亮)建筑业去产能,苏州一企业不减反增,这是为啥?23日,苏州较大的

预制混凝土构建生产基地在吴中区一家企业投产,年产能最高可达180万平米。在建筑业集体调整去产能的当下,

这家企业为何要逆势而为呢?

       风吹日晒,尘土飞扬,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景象。而记者在苏州嘉盛远大工厂里看到,工人们只要点点按钮,

一块块建筑用混凝土结构件,就从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了,运到工地上直接就能用于装配建筑。

       苏州嘉盛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丁伟生告诉记者,这就是国内领先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,简称PC

生产线:“传统的操作需要大量劳动力,我们这条PC线,一条PC线,主需要25个工人。”

       苏州嘉盛远大新投产了5条这样的生产线,每年可生产150-180万平方米预制混凝土构件,可装配出一个万人规

模的住宅小区。记者注意到,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,建筑业是去产能的重点领域之一,尤其是楼市调控日渐趋

紧,国内众多建筑业企业已经开始收缩。为何嘉盛远大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增加产能呢?丁伟生给记者算了笔账:

       “装配式建筑和传统建筑相比,节水大约能达到80%,节能大约能达到70%,节约时间能达到60%,节约用地也

能达到20%。用装配式建筑方法建造房子,施工周期可缩短三分之一。”

       去年发布的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》提出,我国要力争用10年

左右时间,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%。苏州作为建筑业大市,更是把2025年的目标设定为50%。

      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、中国住宅产业化联盟副理事长唐芬指出,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、成本低、耗能

低,更符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:“这个(装配式建筑)本身就是供给侧改革实施的有力手段,我们要去的

是去低端的产能,而且它是非常直观可见的节能和环保,也是提升我们人居品质,改善城市建设水准的非常重要的

一项举措。”